Saturday, July 30, 2011

看起來一樣,吃來就是不一樣? - Manzo Italian Steak House

健康原因,家人堅持要我吃牛肉.從前的我無肉不歡,敢今天卻要被逼吃牛扒,想起也覺得好笑.
 
時間傖卒,老牌的酒店扒房當然是訂不了枱,聽說新開的Manzo Italian Steak House評價不俗,也就去了吃.

買朱古力送雪糕? - Venchi

吃完拉麵,時間尚早,記起食友力贊的venchi朱古力就在一街之隔的海運大廈,而且買朱古力送gelato的優惠只做到七月底,就沒想甚麼get set go.

在塞滿同胞的海港城逆行而上,找了很久才摸到去位於大型玩具店同層的venchi.小店比想像中的細,向店員確認還有買朱古力送雪糕的好康優惠後,就要了一粒食友推薦的黑魚子醬朱古力,雪糕要了濃朱古力和檸檬.

三人二訪一風堂 - 一風堂

眼見之後的整整十四天都會忙到從世界上消失,就把握了這珍貴的假期先去吃點好吃的食物,為之後無啖好食的工作週打底.
最近有不少新餐廳在香港開幕,嚗光率最高的非過江龍一風堂莫屬;我之前吃過覺得很不錯,也知道家人愛拉麵,就把握今天的空檔拉大隊過海嘗嘗新.


之前領教過午市要等五十張飛的教訓,所以今次未敢鬆懈,早上十一點已經到達尖沙咀,打算吃第一輪的拉麵以免排隊之苦.可惜千算萬算,有很多拉麵同好者也是這樣想...

Friday, July 29, 2011

翠華都有脆 - 翠華餐廳

早上工作後肚子有點餓,眼前突然晃過一個豬仔脆脆飽,心想也就不如去吃個才回家.本來想去最愛的勝香園,但眼見天色有點曖昧,還是不要冒險的好,要是吃到半路下大雨怎麼辦?想了想,不如去翠華算數.

沿著路走下山還未到一半,突然嘩啦嘩啦下起大雨來,幸好沒有堅持要去大牌檔.去到威靈頓街的翠華餐廳,門口站著一大班避雨的客人,十有七八是內地人.雖然已經是兩點過外,但店內還是坐得很滿,要一直到二樓才有空位.

勿論究竟翠華的食物是否樣樣都好吃,但它的確將茶餐廳文化優化,有時還不得不佩服它的管理智慧.這次為甚麼會想去翠華,也是因為那裡比較好坐.


Wednesday, July 27, 2011

回到起點 - 勝香園

從來未試過有一樣食物像勝香園的脆脆般令我上癮:之前它休息十天,十天期間我去了不同地方吃早餐,卻沒有一處的多士能夠與之相比。


 朝思暮想,今天勝香園重開,就立時去了吃個脆脆止癮.

Tuesday, July 26, 2011

圓我大班夢 - 大班樓

大班泛指大機構的老闆/主席,而位於歌賦街的大班樓,做的就是'老闆'級的極品粵菜.
 
久仰其大班之名,但苦無大班之食力/財力,幸好今次有食友搞局,我當然是舉手支持!!

Monday, July 25, 2011

超抵吃燒肉 - 本陣

其實這已是幾星期前的事,一直拖到今天才開始寫,抱歉我懶了!

多謝本陣方面邀請我出席它們正開業前的試食會,可以嘗試一下香港的日式燒肉,也因出席者都是網絡食評家,有的早已認識,所以能夠把握機會social一下,也能認識不少新食友!
本陣位於尖沙咀的新食廈H8,不少食店都在我wish list之上,日後想必會再來幾次!

Sunday, July 24, 2011

不太可靠的鬍鬚佬 - Pizzeria JACOMAX

這天要早點吃lunch,想起永樂街有間新開的薄餅店叫Pizzeria JACOMAX,標磅做正宗的拿玻拿pizza,就去了嘗新。
鋪頭以鮮橙色為主題,加上大鬍子招牌,在以沉色為主的上環街頭相當搶眼。但店子細小,單是薄餅爐已佔了一角,到達時更是坐滿人,要先在高枱坐。

Saturday, July 23, 2011

B仔涼粉的迷思 - 佳記甜品

經過一番折謄,我們又回到了前天才來過的元朗市中心-大家到累得想找個地方坐坐回氣,也就去了位於教育路的佳記甜品,趁人夠多,吃碗出名份量大的B仔涼粉!
雖然是下午,但店內依然坐得幾滿.幸好找到了室內的冷氣位置,坐得算舒服!餐牌很長很詳細,但大家都是為B仔涼粉而來,就要了一客,再加腸粉,雞翼尖,脆皮腸和雞翼,吃一頓不知是下午茶還是晚餐的甜品.

不吃豬扒吃多士 - 科記咖啡餐室

一直不明白為甚麼科記的豬扒那麼出名,所以雖然離家不遠也不常去;但今天早上突然多士癮起,勝香園又還在放假,思前想後記起這裡有好像不錯的厚多士,也就去了吃.

Friday, July 22, 2011

厚面皮的刀削麵 - 生記山西刀削麵

回到元朗市中心已是十點多,大家一直沒吃過東西所以餓得很,一定要吃晚飯才各自回家-看見在千色店背面的生記山西刀削麵還未關門,就去那裡解決吧!

為你瘋狂 - 一風堂

去日本但沒吃拉麵,總是會覺得差了點甚麼.短期內應該未能再到那裡旅遊,但對拉麵而舊有份狂熱-平日多去中環的札幌拉麵,這陣子聽見日本的著名拉麵店一風堂在尖沙咀新開張,評語亦是正面居多,就找了個下午去試試!


聽說這拉麵店極有人氣,所以十二點多就連滾帶跑的到了所在的新港中心-令人驚訝的是,店外已經站滿了等位的客人!

向店員拿了等位籌,要等五十多張-但既然一場來到,也就等吧!

Thursday, July 21, 2011

比蒂的前衛廚房 - Bettys Kitschen

關於Bettys Kitschen和其創辦人Alan Yau的背景,已有不少雜誌報導提過,珠玉在前,不再重覆。今次想單純從顧客的角度,談談對這間餐廳的觀感。
中午十二時到達位於中環ifc二樓的Bettys Kitschen,餐廳內已有幾枱客人在用餐。幸好餐廳接受walk in,但因訂座情況緊張,必須於一時讓座!

Wednesday, July 20, 2011

老師的咖啡 - The Garden Cafe

前天很「早」才上床,第二天又晨早爬起來工作,自知頭腦不清醒會影響表現,所以盤算在上「學」途上的咖啡室停停,買杯咖啡,叉叉電好上路。

名叫The Garden Cafe 的咖啡店不是第一次來了-不久前還在附近讀書,間中也會來這裡開飯;也因為有兩位很敬重的老師習慣來這裡偷啡,總覺得這間她們喜愛的小店頭上戴着個美麗光環。今早未能像兩位良師般悠閒地嘆咖啡,只能匆匆而去,實在可惜。

步進小店,友善的咖啡師迎來打個招呼;急忙點了杯skimmed latte外賣,他動作也跟著快,淘好錢那刻咖啡就準備好;多得他,我也順利準時上「學」去。

Tuesday, July 19, 2011

Benedict with Beer, anyone? - BRICKLANE

Was here for a friends' gathering. There are people in your lives whom you cant shut your mouth when you are with them, and there seem to be always new stuff to share and laugh about. The clock seems to tick a thousand times faster, and time always run short when you were with them.

 

西環的後花園 - The Village

雖然不算西環人,卻因樓下有小巴一路向西,所以經常落西環嘆點心飲奶茶。

西區出名舊樓多,是老人區,環境不好;誰不知原來在食店林立的厚和街尾,也藏有一間清幽脫俗的咖啡店...
 步過港味濃郁的街頭,經過茶樓、泰國菜、串燒店後,就能看見門口佈滿花草的The village;其綠化的門口和兩邊的唐樓互不搭弦,店內的悠閒氣氛好像並不屬於這個老區..

Sunday, July 17, 2011

Decent food perhaps, but bad service - 小杬公菜館

Were here a second time in a bigger crowd, thus having a greater room for more dishes. We reserved half a roasted piglet and a winter melon soup along with our table, which we specially requested to be at a quieter corner of the place. The downside of it was that we had to wave our arms until it turned sore to catch the waiters' attention.

I wasnt expecting much service from this old-school shun-tak restaurant and still I was disappointed, or even pissed by the rude and forgetful waiters. We placed our order by repeating the dishes a few times- sadly, the waiter still missed quite a number of the dishes. A manager-looking man came to re-confirm our order as he could not interpret what he first wrote, and yet one of the dishes we wanted never came.

市場傳出,是消息或謠言? - The Market

終於也來了.

聽過看過太多關於這市場的消息,甚麼都是假,自己來試試就最真.
這天要多謝食友Kent出手幫助,終於可以前往一試,就讓我來做個mythbuster,用舌頭證實市場謠言是否屬實...
 預早到達酒店,市場外已站了不少同樣心急的客人。
好不容易終於放行,就先進場先走一圈,除了滿足相機外也想偷步,一窺神祕市場的全貌!

Saturday, July 16, 2011

深夜,依然閃耀 - Glo

個人很少一週去同一餐廳兩次,這次是非常例外:因為要把握難得的HK restaurant week,雖然約不了食友也要做次獨行俠,試試只做一週的特別餐單!


晚上的上環格外冷清,獨自走過還有幾店營業的海味街,終於回到了毫不起眼的酒店。

Friday, July 15, 2011

The Rolling Tongue - Linguini Fini

向來喜歡吃意大利菜的我,自從得知位於中環的新商廈The L Place,除了港土茶記外還有另一間走輕鬆路線的新餐廳叫Linguini Fini,食物質素相當不俗,但價錢卻是非常合理,在美食林立的中環地區依然極具競爭力。

我一直在盤算何時能騰出一個下午去親嚐,卻有幸受Mr.G邀請出席共進午餐,一次過能夠試到不同菜式不但之,更能認識餐廳背後的理念和各種菜式的煮法,機會難得,也在此再次表示感謝!:):):)
中午時的LF全場爆滿,客人以附近上班一族為主,看來餐廳開業不久已贏得口痺。
餐廳的招牌為一正在滾出舌頭的滾軸型意粉機,簡約年輕又搶眼,和店內輕鬆的用餐氣氛非常配合,而其收費也令人吃得’輕鬆’,連我等窮學生也可負擔得起.不會給人任何壓迫感。
是日由Mr.G拍牌點菜,我只需要等吃,哈哈哈!!!
最後頭盆要了五個,意粉要了四個,主菜要了兩個,外加甜品兩款。

Thursday, July 14, 2011

非典形倒裝 - Pasta Mio

正常用餐次序都是先食鹹後吃甜的,今次卻是例外。當晚甜品當正餐的計劃失敗,大家都想回頭吃點咸,所以才會出現這次先吃甜後吃咸的非典形倒裝局面。
在中環的食店多,但在HH時段還有輕食供應的卻不多。走下走下到了行人天橋底的的pasta mio,是一間專門做意大利粉的外賣小店。

甜品(未能)當正餐 - Riquiqui

之前聽說過中環有一甜品餐廳,只提供three-course的甜品套餐,由amuse broche到petit fours都是曾到美國進修甜品的女主廚一手主理,而價錢為二百元一位,以甜品來說門檻偏高。我沒有獨自覓食的勇氣,也未找到甜魔食伴同行,於是這餐廳就一直留在我的待吃餐廳名單上,停滯不前。

不過一天見到有食友相約前往,我當然舉手直呼count me in!還有的驚喜就是,當我們決定會去光顧之後,某一團購網居然出現這間餐廳的半價優惠卷,只需九十九元就可吃到原價要二百元的three-course的甜品餐!這麼碰巧,當然是不能錯過!

Wednesday, July 13, 2011

海傍閃耀超新星 - Glo

在西區住了二十年,素來對德輔道西向上環方向一段,統稱為鹹魚欄的部分,感覺不佳。面向電車軌的一方滿是海味鋪,望向海傍的街道更是被渠臭鹹香四味夾攻,就連平日坐車經過,那鼓濃烈的腥味都臭得叫人閉氣,恨不得馬上離開。但今次,為了一間夾在唐樓和海味鋪之間的新酒店內,最近深受幾位食友力捧的創新西餐廳,就算周邊如何咸臭腥亂,也顧不得了..

雖然西區為本人主場,但這間酒店位置吊腳非常仍然難找。無論由上環或西環出發,都要摸一陣路才能到達。要不是酒店門口有個醒目的招牌,還真令人誤會這又是另一間由唐樓翻新的服務式住宅!

這間酒店前身應該是舊商廈,所以不像別的酒店能夠有廣闊而充滿氣派的大堂,一步入去的電梯’大堂’更是細得只能站五六個人。但坐電梯上到一樓,卻又有另一番天地,glo就在右手邊!


進入餐廳,環境遠比想像中的迷你和窄長,座位只有三十個,幸好客人不多,否則一定會很嘈吵。在場的侍應只有一兩個,但已足夠控制場面。

Tuesday, July 12, 2011

上環新法現 - agnès b. CAFÉ L.P.G.

工作到頭昏腦脹,這是身體向腦袋發出它快將崩潰的警號。這時必須要放鬆一下,喝杯咖啡,吃點東西。離家步往有不少咖啡小店的上環,想起新開的agnès b. CAFÉ L.P.G.正正在The classified的隔壁,就決定去試試。


期間限定 - 勝香園

勝香園從來都充滿性格:星期日是例假,公共假期必定休息,還有大大小小的突發休業,也只是在牆上貼張小告示就算.和大牌檔同樣有性格的阿姐們,也不會主動提醒客人.


今次勝香園會由七月十七日起休息十日至廿七日,聽說是因為老闆一家人要到新加坡旅行!一聽到這個消息,算算日子,就是不久之後,就在今天早上立刻去吃個脆脆止癮,以防它休業時心癮起卻無處解決,落得痛苦難耐的悲慘局面!

Monday, July 11, 2011

Panpansang is MOVING back!

Guys, this is Panpansang from Wordpress.org. I have migrated my blog back to Blogger - yay! I find the B much more user-friendly and Chinese-friendly than the WP.

You are most welcomed to check out my old blog at http://panpansang.wordpress.org
It will run parallel to this blog for a while and later I will stop updating that blog. ;)

Thanks guys and cheers,
PPS

Sunday, July 10, 2011

咖喱狂熱 - Jashan


從前也提過我對咖喱的狂熱,而且只限於印度咖喱!今年初在當地嚐過最正宗最地道的,回港後一直念念不忘;於是到印度餐廳吃飯就變成我定期要做的事情,找出香港最正宗的印度餐廳就成了我的終極目標.

說起印度咖喱,很多人會立即想起尖沙咀的重慶大廈。的確,那裡自稱咖喱王的咖喱餐廳有洋洋幾十間,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有印度代表新德里餐廳,和巴其斯坦代表7E咖喱王。但我居於港島,下下要都要走到尖沙咀止咖喱癮,不可能。幸好,在家附近的中環也有數間正宗印度餐廳,雖然價錢比超抵食的重慶餐廳貴點,但環境舒服點,服務貼心點,加上其地理位置,也是值得一吃的。


中環的jashan,之前吃過午市的自助餐覺得很不錯,唯一問題是菜式都放涼了,也不新鮮。之前適逢有團購卷優惠,當時不執輸的買了數張午晚市適用的。這天就來一試它的晚市!

Saturday, July 09, 2011

令人驚喜的炒飯 - 德馨苑海鮮酒家

在「山上」辦完事,一行六人到了小西灣藍灣廣場飲個早茶。這裡還真的是旺場,十二時去到全院滿座,幸好預先訂了座,也訂了燉湯,否則會失望而回。

在茶樓後方的圓枱坐下,擾揚一論,終於點了一大堆點心,外加訂了的兩份燉湯,應該很足夠的了。這也是為甚麼一大堆人吃飯最喜歡飲茶的原因,樣樣少許的叫幾籠,大家都吃得開心,不用就來就去,又可分享,不像點西式主菜一人一份的,大家同枱食飯卻各自為政.

只有奶的奶茶-太興

一大早去到目的地卻太早,於是就找了間茶餐廳先坐坐,車站旁就是太興,所以就地取材好了。

這裡還真旺場,一早已經要派籌等位,不過只是等了幾分鐘就有四人卡位空出。坐下,因為之前只飲了半杯鴛鴦,還有少許空胃,就要了杯特別的冰鎮原味奶茶試試。



普通早餐 - 明發小廚

要一大清早起來,只能夠在家附近吃個簡單早餐再坐車走,就去了車站旁的明發小廚解決算數。

Friday, July 08, 2011

當彭彭聲遇上彭彭聲 - 新興食家

這陣子都睡得很差,明明前一晚兩三點才睡,但第二天還是早一早就自動彈起身,但其實根本睡得未夠.長久落去真不是辦法,因為人是需要睡眠的....回到正題,這天早上居然六點就開了眼,想睡也睡不回,也就將錯就錯去吃個很早的早餐吧.出門口時還未夠七時,所以也去不了八時營業的勝香園,結果去了西環的新興飲早茶.

 

難得抵食 - 百味餅店


家人在西營盤新開的百味餅店買來一盒芒果班戟,說是師傅的招牌作,也抵食,兩大件只是收十幾元.我平時也很支持這種街坊麵包舖的,反而對大集團餅家沒甚好感,覺得出品都很機器公式化;相反小小的餅店反而比較有heart.

Thursday, July 07, 2011

不是茶記 - 港土茶記 Cantopop

這天約了兩位食友到中環的港土茶記吃lunch,結果變成六人大餐-其實也好,可以認識到新朋友之餘也可以嚐到更多款食物,我這貪心為食精完全大滿足!


Wednesday, July 06, 2011

超級難食 - 君滬鍋貼大王

在台灣吃過人生的第一碗咸豆漿,回港後對它的味道念念不忘,今天午餐經過君滬鍋貼大王 ,就來個粢飯和豆槳做早餐吧!


這裡要和其他兩人撘枱,環境街坊。本來想試咸豆槳的,不過看見連參考圖片都不太吸引,也就退而求其次,要個粢飯加杯凍甜豆漿算了。



粢飯是幼長形的,厚厚的一層糯米飯裡面包住油條,肉鬆和咸菜。飯太多太厚,但饀很少,油條很噫很膩,肉鬆和咸菜完全吃不出味道來。感覺像在淨食完全無調味,然後返蒸再返蒸的糯米飯多過粢飯,真的超級難食,比我之前在中學飯堂吃到的更加不行,雖然只是八元一條,但我覺得付錢去買一條這樣的東西,完全不值。



豆漿夠冰凍,甜甜的夏天喝很清新;不過喝過在台灣那碗豆香勁濃的冰豆漿,這杯已經不能再滿足到我。


這午餐,只是十四元。不過吃了個難食的粢飯,感覺有點不爽,也不值。


不會再來。



君滬鍋貼大王
西環德輔道西215號地下

Tuesday, July 05, 2011

屎兼妙? - A-1 Bakery & Cafe

最近在新樓盤下開了間新的A-1 Bakery & Cafe,向來對它的麵包有興趣的我立即就去試試。

下午來吃個麵包加咖啡的套餐,咖啡只是加十三元。平是平,不過當要求咖啡要skimmed milk時,店員錯愕地問:屎兼妙..?我心想不是吧,也就改口說我要的是脫脂奶,但她說這裡沒有,只有咖啡奶...聽到這裏,心中也有了個大概。


先把自己夾的番薯麵包翻熱切開,我一直覺得這個外麵包內番薯的配撘幾特別,今天的味道也算ok,番薯綿綿滑滑的,味道也夠甜,不過份量越來越少...通漲來勢涳涳,沒辦法吧,換轉阿Q精神地想想,吃少點也可幫助保持體重,哈哈。


然後來的是latte。一看,怎麼比我在早上吖吖烏整的還要肉酸?奶泡明顯過份打發了,看來很硬,氣泡也極大顆,上面也有不知為甚麼會有的焦糖糖醬,難道我點的是焦糖咖啡?喝一口,奶泡果然很硬,但底下的咖啡很要削,味道很即溶,真的不行。上面的糖醬因為凍所以凝固結焦,很多餘。勉強喝了兩口,實在不行,放棄。


坐的位置也奇怪,只有單邊的梳化座,也和放麵包的櫃太近,一有人來夾麵包就吵得很。

嗯...還是買麵包拿回家吃算了。

芒果河 - 五代同糖

我愛峇里島吃完還意猶未盡,食友提議去吃個甜品下場,也就拉大隊去了五代同糖


旺角果然是旺角,平日晚上十時幾都還是熱鬧得很,糖水鋪也坐滿,要等一會才能入座,食友說得對,香港人真的很愛食甜品。


吃甜品最煩是點甚麼項目,我這有選擇恐懼症的人就更是麻煩。這晚食友都想吃冰,我之前在台灣吃了個好好吃的芒果牛奶雪花冰,所以沒太大動力跟單。之前吃過這店的創新蘋果金寶,這天想來點別的,思前想後就點了個芒果河粉



所謂河粉,當然不是真的用來落湯煮落鑊炒即種,而是將椰汁凝固,再切成河粉大小厚薄的幼條。這碗芒果河粉份量不大,「湯」也是椰汁底。


始終過了芒果最靚的季節,所以芒果肉不是太甜也是無可厚非的。河粉切得算薄,比我從前在其他店吃到的薄得多,但味道欠奉,有在吃橡筋之感;薄身的椰汁底只有甜味,而天然的香味當然是沒有,誰得閒和你用新鮮椰汁?


這個當是普通甜品來吃是當然可以的,不過我剛吃完一餐用上新鮮椰漿的印尼菜,再吃這個就更加覺得兩者味道的層次大大不同了。


廿六元一碗,在通脹猛烈的今天算是正常。不過味道和價錢是否成正比,就見仁見智了。



五代同糖
旺角山東街38號38廣場地下2號舖

印尼菜,原來也很美 - 我愛峇里島

從前對印尼這國家的知識,只限於從Geography或Eng. Literature中學過的,多極有限;吃印尼菜的經驗和認識就更少,只知道有加多加多巴東牛肉等菜式.所以,這次食友選擇了吃印尼私房菜,我有得食之餘也可乘機擴闊’食’界!


這印尼私房菜/樓上cafe就在地鐵站旁,非常方便.店子窄長但感覺cosy,店主也熱情招呼,加上店主女兒自動自覺擔起了親善大使的角色,一直在’撩’我們玩,真可愛!


這次的菜單由食友發落,而店主也逐一詳細介紹,令我們不只嘗到美味的食物,也能學到更多煮食和材料方面的知識!

先來的是外形像花的krupuk,是印尼常見的小吃,不說不知是用魚製成的.味道帶海鮮香味,但質感太’立’口,單吃不夠乾脆,後來發覺原來點醬汁比但吃更合適.



吃完炸魚餅醒胃後,就有兩款沙律前菜送上.先來的是土耳其沙律(Turkish Salad),以切碎的蕃茄,生菜,青瓜等混合香草沙律醬,酸得來帶幽幽香味,清新醒胃.
然後就有印尼代表加多加多(Gado Gado),有長豆,芽菜,青瓜片,蛋,豆腐乾等,再加上自家製的花生醬同吃.菜其實沒甚麼特別,不過花生醬是新鮮磨製的,帶少許顆粒的杰身質感很討好,味道也比從前吃過的,只是一味死甜的醬汁有層次和惹味.

吃完沙律,一個個主菜緊接送上!首先的是兩碟六安士的巴東牛肉(Rendang daging Sapi),外表黑漆漆不甚討 好.店主解釋他們用了新鮮磨的椰漿和其他香料來煮,所以味道會比出面的香和複雜;雖然價錢較貴,但味道也是’酒店級’的.果然,這些牛肉都燜煮得軟稔,輕 輕一咬,肉的纖維就自動鬆開;煮得也非常入味,調味剛好,不會死咸得來也帶椰漿甜和香辣.也許是我吃得辣吧,所以也不需怎喝水,可以大啖大啖吃.這比從前 吃過硬得像石頭的所謂’巴東牛肉’,出色得多!

因為這cafe和同區的土耳其cafe是姐妹店,所以這裡也有土耳其菜可以點.特色土耳其素食炒蛋(Melemen)看似普通的番茄炒蛋,但一吃就知這複雜得多:炒得濕滑的蛋混有番茄碎,洋蔥,香草,青椒各種材料,口感滑中帶脆的很豐富,濕濕地有蛋汁的送飯一流!

茂物濃香雞-一個叫人摸不著頭腦的菜名,店主解釋茂物是印尼一個地方的名字,明白了!這個燜雞煮得極之入味,充滿香料和椰漿 香.我愛吃雞胸薄膜帶肋骨的部份,貪其骨肉相連的很好嚼,也能卡住濃郁的醬汁.這味雞,好吃得令我連雞肋骨條都不放過,直接將它連汁吃清光!而汁真的很惹 味,用蝦片或青瓜片點來吃就能一點不浪費.最可惜我已經甩了飯癮良久,否則用汁送飯,一絕!

第二道雞就是香草乳酪雞(Yogurt Chicken),和前面的都是多汁菜式,但雞都已去骨切粒,醬汁也比較杰身.可能是我愛乳酪的酸味,所以這個又有香草味,也有乳酪酸的菜色,味道複雜,吃得出咸,甜,酸,微辣各層次,很對我胃口!

沙嗲雞肉串燒(Sate ayam)-在香港未曾碰上有水準的沙嗲串,只在星加坡夜市吃過新鮮熱辣燒的.這個也燒得不錯,外表 塗滿香料很惹味,但裡面的雞肉依然嫩滑有肉汁,好吃!最精彩的是餐廳自家調製的沙爹醬,店主叮囑要先搾點青檸汁在上面,以微酸味去平衡醬汁的油膩.果然, 平常不太碰沙爹醬的我,居然忍不住拿青瓜片就這樣沾醬吃,不會油膩又香口,屬水準之作!

吃完幾道’肉’,來點海鮮剛好.這碟名叫印尼花豆炒鮮蝦(Sambal goreng udang petai )屬店主誠意 推介,其中本名為’臭豆’的花豆,價錢更是與蝦拍得上.店主說得妙,如果一開始與客人說此豆名’臭’,就算其實沒異香,吃的人也會心理作祟,覺得吃到臭 味.我臭味就吃不到了,但這種豆的確帶種清新香味,是我從前未曾嘗過的,粒粒爽口的令人一吃上癮.花豆與蝦以參巴醬同炒,味道帶濃郁蒜頭和辣椒香,惹味. 只可惜是蝦肉偏霉和稔.

印尼式北歐薯球肉丸(Perkedel)為印尼人吸收外國人飲食習慣,再本地化之菜式,可算是第一代fusion菜.老實說薯仔肉餅是很難弄得不好吃的,最重要是煎得香口來不會過份鬆散.這裡做到了,煎得毫不油膩之餘,肉餅也彈牙,混有香草的味道和質感都不錯.

香草印尼粟米餅(Sadat jagung)用的是新鮮粟米粒,粒粒都非常爽甜,罐頭或急凍的沒法比,所以煎出來的餅實在爽脆,口感非常豐富.如果店可以為它調配用來點的醬汁,棄用大路的茄汁,將會更佳.

押尾的是我愛峇里鮮蝦炒飯(Nasi Goreng),想必是店主自覺做得好,才敢以店名為炒飯命名吧!果然,炒飯的濕潤度剛 好,每一粒都平均沾到了醬汁,而味道更是充滿海鮮和香料辣味,還令我一度以為用了蝦醬來炒呢,但店主解釋只是下了印尼乾晒的蝦米,其香濃程度可見一班.這 個飯也有蛋片,蝦和香豆等材料,但飯本身實在是太好吃了,所以就算蛋片太熟,蝦也是霉霉的,也無損我對這炒飯的喜愛,破例地吃了一羹又一羹,不能自控!

吃完新奇惹味的印尼餐,大家都點了不同的飲品:有用椰糖的珍多冰,有印尼傳統的牛油果奶昔,我心大心細,最終放棄了珍多冰而點了土耳其咖啡,始終機會難得嘛.


土耳其咖啡的烹煮方法和espresso不同,是將磨得幼細的咖啡粉加水直接在火上煲熱,份量只有差不多一個shot,味道濃郁.我不嗜甜,所以只要放了少糖的,喝來覺得咖啡的味道很特別,一點也不酸或苦,感覺反而很’飽滿’,很立體,令我想起早前嘗過的kopi luwak,也許是味道都比較raw吧!店主教我正式喝土耳其咖啡的次序是一啖咖啡,一啖冰水,再吃一口果仁軟糖-粉粉軟軟的糖充滿nuts香味,甜味正好和濃郁的咖啡味平衡,口腔也清新起來.店主也和我們玩咖啡占卜,看來很有趣,有機會一定要去店主和食友推介的另一間店再玩玩看!


這晚吃的非常豐富,雖然比普通的印尼餐廳貴些,但食物的質素也高很多,加上舒適的環境,店主主動又熱情的招待,這個價錢可算是非常合理!這次的經驗也令我發現一直忽略的印尼菜,原來也很美...


我愛峇里島  I love Bali
    油麻地碧街46號祥興大廈5樓5室 (油麻地MTR A2 出口右邊大廈)
Flat no.5, 5/F Cheung Hing Buliding, 46 Pitt Street, Yaumetei, Kowloon, No. 540-544 Nathan Road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