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味道叫家,直叫離鄉者牽腸掛肚;卻又是道妙方,能平伏苦澀的思鄉愁緒。離鄉別井,勿論別處菜餚如何斑斕,最懷念的,還是從小吃大的湯水小菜.無他,家就是家.別的,怎也比不上.這種苦,僑居在外的人就最明白.
在香港這南方小鎮,因為種種原由,是五湖四海人士的落腳點.滬,川,閩南,潮汕,福建,粵等各方好漢,帶來各自的文化語言,在這裡繼續發熱發亮.但最叫他們懷念的,還是老家的味道.
除了去鄉里的菜館串門子,其實上大型中式食肆,也能一解鄉愁.我來自潮汕的長輩,就常常到潮江春喝茶聯宜.而這晚更承蒙錯愛,來到海港城的八月居,一嘗美心中菜最新推廣,充滿家鄉情懷的廣東五邑菜式.
所謂五邑,即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地.當地與外界交流頻繁,故離鄉發展的人也特多,居港的也不少 - 可能,你我家中的長輩,也是五邑人.
五邑地區泥土肥沃,農產極為豐富.為了將農家原味帶來香港,集團特地派員到當地學師,更運來食材如菜菓,甜水蘿蔔,燻火蒜,淮山等等,更以地方名字起菜名,如廣海,西江,馬岡.
如果五邑人看見這些菜名,思鄉情緒定必被勾起,叫他們忍不住介紹起家鄉食材來:這個葛呀,阿嬤我由細食到大..
廣海回味無窮是炸咸鮮,以公雞碗盛載,富懷舊風味.魚肉經鹽輕醃後收乾水份,卻沒非人人能受的重霉香.魚肉炸得外脆內軟,肉質軟滑又惹味,切成一口大小更是下酒良物.
恩平白切肉以黑豚入饌,調味簡單,吃的是豚肉的鮮.最好以涮羊肉的手法,輕漆少許醬油同吃,豬肉的鮮甜更突出,沒半點酥臭.肉質,更覺如拖羅的軟滑口感.
自己身體差,家人常常燉煮藥材給我進補.惜虛不受補,多年來苦藥喝了不少,健康卻未見起息.這晚突聞到熟悉的藥材味,是燉魚湯中的川芎;哈,怎麼我也想家起來了?
湯頭是想不到的清澈,味道甘甜醇厚,充滿火候,藥材味更沒了平日的討厭,不一會就清了碗.這燉湯行氣活血又美味,一定要和愛(藥)材的家人分享.
西江魽魚除了燉湯,亦能以火蒜和陳皮清蒸。魚肉軟滑,待涼亦不覺河魚的泥腥氣,肉厚骨大,最合怕骨怕得要死者,如在下。頂上的火蒜久經煙燻,青澀盡去;質感更軟化得輕輕一頂已溶化,在口中遺下絲絲甜味。這煙燻蒜子,和青森盛產的熟黑蒜,有異曲同工之妙。
焗魚腸也許是不少人的那些年,但焗蟹缽定必是我的現在式。缽子內藏一隻大肉蟹,焗得又香又乾身,連蟹殼也香得可以吃!要是雞蛋份量能多點,那麼單以混有肉末,咸蛋,豆豉和濃郁蟹香的焗蛋來送飯,已能吃得美滋滋。
農家人大多養殖家禽,但要待節日才捨得宰殺;碰著親友繁多又要分甘同味,每人往往只分得一小口,但配額來的肉更覺肥美。
反觀今天社會富裕,吃雞吃鵝輕如彈指;太易得來的滿嘴嫩肉,加上工廠式生產,已沒了那珍貴的風味.
這天的馬岡鵝卻肥美得很,是因長居農村,生活比較悠閒所致?住在肉場又只懂長肉的鵝不會懂,也長不出相同的肉質來.經豉油洗禮的肥鵝肉更富油脂酥香,風味和吃慣的濃香鹵水鵝走另一極端,在我而言是新鮮又美味的嘗試.
從泥土拔出的甜水蘿蔔,清甜無渣;不用花巧,光燒一窩水,加幾跟豬肋骨,將兩者精華逼出,就是一窩熱呼呼又甜味的蘿蔔豚骨湯.
蘿蔔本身無渣,不用炆至半溶已夠細嫩,味道也清甜不澀.黑豚骨肉質已達鬆化之境,少許白鹽已是最好的調味.看似單調的配搭,卻是意想不到地美味.
同樣來自大地的共和葛名字有趣得很,質感也和平日吃到的’粉'葛不同,薄切也不覺多筋摻口.毡底的腐竹更是甜美得太過份,吃著竟有在喝腐竹糖水的錯覺,哈哈.
侍應放下一小碗飯,看見用料和臘味飯相近,米卻不是糯米,也偏淺色,大感奇怪;一問之下,原來叫台山菜菓飯,師傅混合了幾種米,再加入切丁的芥蘭頭和臘肉先炒後焗,比臘味飯少一分油膩飽滯,卻多一份清甜,味道更有點像蘿蔔糕.
混合米焗得乾身又煙韌,配料充滿咬感,最合愛嚼東西的我.也因不膩,吃光一碗也沒問題!要是和愛吃飯的親友來,大家搶著添飯的場面定必熱鬧又溫馨.
開平咸雞籠-名字雖給人空間幻想,其實長得和咸水角很像,只是顏色更金黃.侍應叮囑要趁熱吃,要不會滲油走樣.
外皮趁熱吃果然香脆,包著軟硬皆備的雞肉和菜脯餡,充滿層次的質感再合我所好,令人真想再來一隻!
滿足了原始的咬嚼感,麻薯香葱包則走另一路線,玩煙韌.中日不一定大戰,你看那日本麻薯和中國葱油多麼合拍!
質感軟綿煙韌,葱香更是越嚼越濃郁,包身也乾身不油膩.平日再餅房見得多dry得像乾屍的麻薯波波,這回終於能吃到有質素又對版的煙韌麻薯,真感動~
白茶盅盛著的不是熱茶,而是同樣暖胃的紫淮山湯圓.糖水深紫色,感覺卻不矯揉造作.味道,更是意外的充滿薑辛,喝一口已把整個身體暖和起來.
淮山煲至粉綿像番薯,反而湯圓保留了韌勁.鄉情洋溢的甜絲絲,是農家菜盛宴的完美句點.
食材談不上名貴,卻是當地人引以自豪的土產;煮法也非巧妙刁鑽,卻充滿世襲的民間智慧.調味簡樸無華,卻殊不簡單,因這就是家的味道.
誠意推薦給大家這充滿鄉土情懷的五邑菜.如果碰巧家中長輩是五邑人士,就更要和他們來重溫家鄉滋味,回憶昨日那好時光.
八月居
尖沙咀廣東道17號海港城海洋中心4樓401號舖
(推廣詳情請按此)
---
也請Like一下彭彭聲的Facebook Page,以及關注彭彭聲的微博!
在香港這南方小鎮,因為種種原由,是五湖四海人士的落腳點.滬,川,閩南,潮汕,福建,粵等各方好漢,帶來各自的文化語言,在這裡繼續發熱發亮.但最叫他們懷念的,還是老家的味道.
除了去鄉里的菜館串門子,其實上大型中式食肆,也能一解鄉愁.我來自潮汕的長輩,就常常到潮江春喝茶聯宜.而這晚更承蒙錯愛,來到海港城的八月居,一嘗美心中菜最新推廣,充滿家鄉情懷的廣東五邑菜式.
所謂五邑,即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地.當地與外界交流頻繁,故離鄉發展的人也特多,居港的也不少 - 可能,你我家中的長輩,也是五邑人.
五邑地區泥土肥沃,農產極為豐富.為了將農家原味帶來香港,集團特地派員到當地學師,更運來食材如菜菓,甜水蘿蔔,燻火蒜,淮山等等,更以地方名字起菜名,如廣海,西江,馬岡.
如果五邑人看見這些菜名,思鄉情緒定必被勾起,叫他們忍不住介紹起家鄉食材來:這個葛呀,阿嬤我由細食到大..
廣海回味無窮是炸咸鮮,以公雞碗盛載,富懷舊風味.魚肉經鹽輕醃後收乾水份,卻沒非人人能受的重霉香.魚肉炸得外脆內軟,肉質軟滑又惹味,切成一口大小更是下酒良物.
恩平白切肉以黑豚入饌,調味簡單,吃的是豚肉的鮮.最好以涮羊肉的手法,輕漆少許醬油同吃,豬肉的鮮甜更突出,沒半點酥臭.肉質,更覺如拖羅的軟滑口感.
自己身體差,家人常常燉煮藥材給我進補.惜虛不受補,多年來苦藥喝了不少,健康卻未見起息.這晚突聞到熟悉的藥材味,是燉魚湯中的川芎;哈,怎麼我也想家起來了?
湯頭是想不到的清澈,味道甘甜醇厚,充滿火候,藥材味更沒了平日的討厭,不一會就清了碗.這燉湯行氣活血又美味,一定要和愛(藥)材的家人分享.
西江魽魚除了燉湯,亦能以火蒜和陳皮清蒸。魚肉軟滑,待涼亦不覺河魚的泥腥氣,肉厚骨大,最合怕骨怕得要死者,如在下。頂上的火蒜久經煙燻,青澀盡去;質感更軟化得輕輕一頂已溶化,在口中遺下絲絲甜味。這煙燻蒜子,和青森盛產的熟黑蒜,有異曲同工之妙。
焗魚腸也許是不少人的那些年,但焗蟹缽定必是我的現在式。缽子內藏一隻大肉蟹,焗得又香又乾身,連蟹殼也香得可以吃!要是雞蛋份量能多點,那麼單以混有肉末,咸蛋,豆豉和濃郁蟹香的焗蛋來送飯,已能吃得美滋滋。
農家人大多養殖家禽,但要待節日才捨得宰殺;碰著親友繁多又要分甘同味,每人往往只分得一小口,但配額來的肉更覺肥美。
反觀今天社會富裕,吃雞吃鵝輕如彈指;太易得來的滿嘴嫩肉,加上工廠式生產,已沒了那珍貴的風味.
這天的馬岡鵝卻肥美得很,是因長居農村,生活比較悠閒所致?住在肉場又只懂長肉的鵝不會懂,也長不出相同的肉質來.經豉油洗禮的肥鵝肉更富油脂酥香,風味和吃慣的濃香鹵水鵝走另一極端,在我而言是新鮮又美味的嘗試.
從泥土拔出的甜水蘿蔔,清甜無渣;不用花巧,光燒一窩水,加幾跟豬肋骨,將兩者精華逼出,就是一窩熱呼呼又甜味的蘿蔔豚骨湯.
蘿蔔本身無渣,不用炆至半溶已夠細嫩,味道也清甜不澀.黑豚骨肉質已達鬆化之境,少許白鹽已是最好的調味.看似單調的配搭,卻是意想不到地美味.
同樣來自大地的共和葛名字有趣得很,質感也和平日吃到的’粉'葛不同,薄切也不覺多筋摻口.毡底的腐竹更是甜美得太過份,吃著竟有在喝腐竹糖水的錯覺,哈哈.
侍應放下一小碗飯,看見用料和臘味飯相近,米卻不是糯米,也偏淺色,大感奇怪;一問之下,原來叫台山菜菓飯,師傅混合了幾種米,再加入切丁的芥蘭頭和臘肉先炒後焗,比臘味飯少一分油膩飽滯,卻多一份清甜,味道更有點像蘿蔔糕.
混合米焗得乾身又煙韌,配料充滿咬感,最合愛嚼東西的我.也因不膩,吃光一碗也沒問題!要是和愛吃飯的親友來,大家搶著添飯的場面定必熱鬧又溫馨.
開平咸雞籠-名字雖給人空間幻想,其實長得和咸水角很像,只是顏色更金黃.侍應叮囑要趁熱吃,要不會滲油走樣.
外皮趁熱吃果然香脆,包著軟硬皆備的雞肉和菜脯餡,充滿層次的質感再合我所好,令人真想再來一隻!
滿足了原始的咬嚼感,麻薯香葱包則走另一路線,玩煙韌.中日不一定大戰,你看那日本麻薯和中國葱油多麼合拍!
質感軟綿煙韌,葱香更是越嚼越濃郁,包身也乾身不油膩.平日再餅房見得多dry得像乾屍的麻薯波波,這回終於能吃到有質素又對版的煙韌麻薯,真感動~
白茶盅盛著的不是熱茶,而是同樣暖胃的紫淮山湯圓.糖水深紫色,感覺卻不矯揉造作.味道,更是意外的充滿薑辛,喝一口已把整個身體暖和起來.
淮山煲至粉綿像番薯,反而湯圓保留了韌勁.鄉情洋溢的甜絲絲,是農家菜盛宴的完美句點.
食材談不上名貴,卻是當地人引以自豪的土產;煮法也非巧妙刁鑽,卻充滿世襲的民間智慧.調味簡樸無華,卻殊不簡單,因這就是家的味道.
誠意推薦給大家這充滿鄉土情懷的五邑菜.如果碰巧家中長輩是五邑人士,就更要和他們來重溫家鄉滋味,回憶昨日那好時光.
八月居
尖沙咀廣東道17號海港城海洋中心4樓401號舖
(推廣詳情請按此)
---
也請Like一下彭彭聲的Facebook Page,以及關注彭彭聲的微博!
0 意見:
Post a Comment